Ubuntu一年使用小记

自打中美贸易战开始我就考虑把主力笔记本从Windows切到Ubuntu了,但是一步到位把所有文件转移到开源系统上容易步子大扯着蛋,所以去年夏天的时候翻出来了箱底吃灰的老笔记本,整个硬盘格式化然后装了Ubuntu 18.04。以前断断续续也算用过几年Linux系统,基本的操作还是会的,但是从来没正儿八经作为个人系统使用过。这次也本来准备只是练练手尝尝鲜,结果真香来得突然以致一发不可收拾,很快这台Ubuntu本就成了我的主力机,让新买的Windows本成了偶尔临幸的游戏机。Ubuntu伴随了我整个研究生暑假的毕业设计,从CAD建模到写论文一波带走。平时玩玩十字军,打打帝国三也完全没压力。一年多过去了我大部分时间还是在用Ubuntu处理日常电脑事务。虽然这不是一款适合所有人(甚至不适合大部分人)的操作系统,但是这两年的Ubuntu较之之前有了很多不错的更新,应该值得更多人重新审视。如果你对开源系统抱有好感,或者受够了MacBook的小花伞,或者想省点买正版Windows的钱去steam消费,或者只是想装个叉,现在绝对是个尝试Ubuntu的好时机。我想在这里分享一下自己使用Ubuntu的一些体验,无意鼓吹开源系统,但是如果你也有想法让Linux成为自己的个人系统,希望本文能给你一些启发。

先来说一说Ubuntu的一些让我不习惯的地方。当然有些不习惯只是因为我不是一个专业的程序员,有些系统层面的东西确实也没有很理解。

  1. 首先当然是Linux系统的通病:很多主流软件不支持Ubuntu。比如微信是不支持Linux的,虽然网上有教程用wine来实现嫁接,但是配置过程非常繁琐,装完软件要装字体,装完字体要装任务栏,大概要花二十分钟才能比较完美地用上。搜狗输入法有Linux版,但是安装同样繁琐,而且最新版搜狗输入法有个致命的bug,会无缘无故占用大量cpu,所以我最后还是忍痛换成了谷歌输入法(稳定,但是已经停更了)。系统自带的中文输入被原教旨主义者推崇,但是个人觉得还没智能ABC好用。想用Windows上的专属软件,wine将是你绕不过的坎。简单的来说,wine是一个嫁接工具,能够把Windows程序里的库换成开源的库,从而实现在Linux系统上跑Windows程序的目的。给不同的程序配置wine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如果你配置的是一个大型冷门程序而且网上找不到太多资料的话,可能要花几个小时调试而且结果不一定能让你满意。大量的中文软件不支持或是停止支持Linux系统确实也是一个令人失望的事实。
  2. 就算软件支持Ubuntu,安装软件本身也常常很麻烦。一定一定要在安装前仔细阅读官方安装文档。Windows上双击一下exe文件就任务完成,MacOS上把图标拖到应用程序文件夹就搞定,Ubuntu上则有一大堆不同的安装方法。Linux distros之间安装包也不一定通用,下载错了安装包那就肯定装不上。总之一句话,RTFM。有时候几个软件会共同一个库,在你卸载其中一个软件的时候可能会不小心把这个库删了,这样其他软件都用不了了。虽然我碰到的一般不是什么大问题,重新安装一下就好了,但是好像挺多人不太喜欢这种情况。越来越多的软件现在选择把所有的库封装在一起,放到snap store上提供下载,有点走Windows软件路线的感觉哈哈。官方在新的几个系统里面加强了对snap store的支持,应该也是觉得没必要为了一点磁盘空间搞得软件管理那么麻烦。不过对于大部分常用软件,Ubuntu Software商店已经能做到点一下自动安装了,跟安卓苹果手机系统使用感觉一模一样,门槛非常低。
  3. 尽管很多的功能已经可以用GUI实现了,终端/命令行还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不过没人会指望你记住多少命令。大部分情况下你需要的命令都能直接在网上复制粘贴,连键盘都省了。我每次主动ctrl+alt+T八成也是敲敲sudo apt update/full-upgrade/install/purge,而这些命令也大都能在软件中心里面搞定,我只是懒得用鼠标。sudo完了输密码是不会显示出来的,输完密码直接回车就行,不要怀疑自己键盘的质量。
  4. 我没搞懂为什么会有GNOME这个桌面坏境,准确的来说我既没搞懂GNOME也没搞懂桌面坏境。有时候在桌面上选中一个文件,ctrl+x剪切,再去文件夹里按ctrl+v粘贴,文件却还在桌面上躺着。很灵异。后来我发现文件夹里用的大部分快捷键在桌面上都用不了,不过这个问题对我影响不大,我也没认真研究,现在操作文件永远是在文件管理器里操作。
  5. 装好的软件会显示在应用软件列表里面,但是这个列表默认不能手动排序。就像你手机里装了很多app,但是不许你改图标的位置,每次下载一个新的app都要找它在哪里。 (20.10 更新后软件列表可以手动排序和分组了,跟手机app排序感觉差不多。)
  6. 时不时会碰见bug。好几年前我也装过Ubuntu作为个人系统,但是每两次关机就有一次关不上的情况,要么是点了关机没反应,要么是进入关机界面但是屏幕不灭,所以当时受不了这些问题用了一礼拜就换回了Windows。18.04也有电脑待机唤醒后桌面花屏的问题,后来过了大概一年问题才解决。开源社区毕竟人力有限,有时候一个bug需要花挺长时间才能修复。

其实上面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只要你愿意花时间学习摸索找到对应的系统配置文件就可以自己修改设置了,毕竟开源系统意味着你对系统有近乎无限的控制权。如果你是软件大佬,甚至还可以直接参与未来的系统开发。不过作为一个普通(懒)用户,我还是希望未来Ubuntu有更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设计。

当然Ubuntu同样也有很多让人喜欢的地方:

  1. 系统本身免费,系统升级免费,大量常用软件免费,而且几乎没有广告。Windows上常用的付费软件很多都能用免费开源软件替代,Office三件套几乎可以用LibreOffice无缝取代,Photoshop常用功能也可以用GIMP实现。专用软件可能很少有支持Linux系统的,但是一般都会有开源或者在线的解决方案,比如机械3D建模就可以用开源的FreeCAD或者在线的OnShape。
  2. 系统本身非常清爽,没有Windows那种流氓软件开机弹一堆窗口,或着开机开一半突然要花一个小时更新的情况。而且更新以后一般能感觉到性能提升,而不是像MacOS那样越更越慢,再更死机。
  3. Steam对Ubuntu支持极佳,向G胖致敬。这可能是我从Windows转向Ubuntu的最后一根稻草。Steam为了让Linux用户能以原生游戏的体验玩上Windows游戏,在2018年推出了自己魔改的wine,叫做Proton。Proton可以让大量的Windows游戏直接在Linux系统上运行,其中不乏一些3A大作。想知道自己喜欢的steam游戏能不能在Linux上运行,只需要去protondb搜一下就知道。像巫师3,GTA V,老滚5,刀塔,CSGO,方舟进化还有我喜欢的十字军之王2都能近乎完美在Ubuntu上直接玩。Valve自己做的游戏大部分都原生支持Linux,就连微软做的游戏比如新的帝国系列重置版也能直接玩。不过Proton好像对大型网游以及单机游戏的网络对战功能支持差一些,像吃鸡就玩不了。Lutris是另一个在Linux上玩Windows游戏的解决方案,可能有的proton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用Lutris解决,反正原理都差不多,Lutris用的是香草wine。
  4. Ubuntu在Linux distros里面是最流行的个人操作系统,所以很多软件针对Linux的测试会直接拿Ubuntu跑,因而对Ubuntu的兼容性也最好。而且Ubuntu的界面设计确实蛮好看的,光从外观上来说不输MacOS。
  5. 没病毒,享受裸奔的快乐。
  6. 对硬件要求低,老电脑也可以跑Ubuntu。树莓派的官方指定系统raspian也是Linux distro,所以用惯了树莓派再用Ubuntu会很容易,反之亦然。说到硬件,前几年的Ubuntu有点过于强调纯血开源的意思,对显卡驱动兼容性很差。后来系统默认使用开源驱动,但是增加了官方专有驱动的选项。现在Ubuntu对N卡驱动有了更方便的支持和管理,估计不久A卡也能很方便地安装和管理驱动了。这是开源社区向闭源社区的妥协,我觉得也是吸引更多用户从而壮大开源社区的很重要的一步棋。
  7. Ubuntu对双系统的支持也很好,如果用着不习惯可以随时再装一个Windows或者MacOS。

最后强行升华一下本文的主题,从宏观上来说一下为什么我个人选择现在投奔开源阵营。其实这一次的贸易摩擦应该也让更多人意识到开源软件在整个软件生态中的重要性。大型私有软件公司不可避免地会被政客当作政治筹码与竞争国博弈,这不仅对于研究机构和大型企业是致命的打击,对于个人用户也会造成很大的不便。推广开源软件不仅对中国这一类发展中国家短期有利,长远来看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没有垄断软件行业的国家都是利大于弊。专有软件或者专有系统也许永远都不会消失,但是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习惯使用开源软件,属于用户的选择自由将不会被任何国家的任何政策所剥夺。

所以推荐大家有空试一试Ubuntu或者其他的Linux distro,感受一下开源的快乐。

[qrcod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